【链得得独家】圆桌论坛: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

链得得阿得
链得得阿得

Sep 22, 2018

摘要: 在“2018北京数字经济论坛 · 区块链应用创新峰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中,来自金融、行业的几位嘉宾就“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话题进行深度讨论。

【链得得独家】圆桌论坛: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
00:00
37:20

链得得(ChainDD)独家报道,在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主办,人民金服、钛媒体集团、链得得和天童数字科技等多个单位承办的“2018北京数字经济论坛 · 区块链应用创新峰会”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金融、行业的几位嘉宾就“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话题进行深度讨论。

链得得App作为独家战略合作媒体,对本次峰会进行全程报道,完整活动内容请点击《2018北京数字经济论坛》进行阅读。

主持人:链得得内容合伙人  李非凡

对话嘉宾: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主任  魏凯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  刘光明

中科九度CEO  魏育成

腾讯区块链高级总监  杨晨

以下为圆桌论坛对话全文,经链得得App现场编辑整理如下:

主持人李非凡:下面进行第二论圆桌对话的讨论。关于金融理论如何进行方法论的技术和区块链的落地想象,我们探讨一下,有哪些更广泛、更具有商业价值的垂直领域,具备区块链的应用前景和区块链的商业变现的可能性,来促进我们认知传统资产,进行区块链的效率提升。

刚才我们聊完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在我们把眼光放到更广阔的商业市场。我们谈到关于数据、分布式记账、加密分布式数据库,包括区块链在内近几年发生的风口浪潮,有AI+,有“互联网+”,有“区块链+”,全部都建立在数据之上。数据对于整体变现和架构改善扮演着一个顶层的角色。今天我们现场就请到了跟这些息息相关的产业参与者。魏总在您看来,现阶段有哪些数据的商业应用场景是非常值得区块链进行底层架构的逻辑改变?
魏凯:数据其实跟区块链紧密相关。区块链其实是一种特殊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技术。如果把数据管理技术换成光谱是一样的,区块链在这一端,传统的数据库在另外一端,中间可能还有其它的技术变种,它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区块链就是特殊的极端场景,它是一种防篡改的,共同维护的数据记录技术。

现在谈到数据,大数据发展到现在,最难的问题是数据怎么安全可控的分享。区块链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也有很多案例在做。比如说很多地方的医疗数据,病历数据几十年都打不通,现在很多医院医联体,他们尝试用区块链来把电子病历、健康记录、EMR数据连起来,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跟加密保证来精细化地管理数据的授权和使用,这样会消除以前大家对数据共享的抵触,同时能做得更安全和方便。区块链在数据共享和交换过程中,其实也能发挥很大作用。我觉得这是现在最直接的跟数据产生关系的方式。

其实我们看区块链,比如说互联网技术,如果没有特别极端的防篡改技术的话,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信息是不可控的。特别是如果这个信息代表的是资产,这种资产要防止双花、盗用,被随意传播,互联网传统技术很难做到。互联网擅长什么?擅长传播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我们的网站、App、微博,微信都是做这样的事情,把信息传递给想要传递给的那个人,但是很难做价值传递和信任传递,这种传递需要有区块链特性的技术保证。

传递价值信息和信任信息,区块链是很好的简化手段,也不是说互联网技术不能做这些,而是说做起来成本很高,效率很低,用新技术来做能让事情变得简单,再加上它的规则是透明、固定、用算法写字的,很多人能信任它。区块链能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组织,帮助组织做得更好。我们也一直在说,区块链的一种理想是能够完成从相信组织到相信数据的转变。
主持人李非凡:您刚刚谈到了传递价值和传递信任,这也是区块链最基础的对外功能之一,也谈到了数据共享。我想问一下,现在整个市场上如何通过区块链改造或者升级的方式进行共享经济的垂直应用?

可能很多人觉得,区块链到目前为止从效能、扩展性都很难达到大量级的信息共享,伴随着较大数据的商业应用,比如说数据应用当中切入区块链,愿景很好,实际确实有很多掣肘。区块链似乎能颠覆共享商业经济模式,您怎么看待这个领域数据共享的前景,包括应用区块链的可能性?
魏凯:区块链是建立信任的新方式。Airbnb、滴滴,或者现在很多共享经济,用的还是传统中心化的法人主体备书,使得一般人可以点对点做生意。就事论事的去看每一个案例,区块链有这样的潜力。

如果真的有前景,我们对区块链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和实体经济的应用有四个判断:

第一、首先要有共享数据的应用;

第二、共享数据的数据来源于很多方面,多主体去写入;

第三、相互之间是竞争对手,或者是交易对手,而不是共同体,利益是冲突的;

第四、在中心化的商业机构或者是政府机构失效或者缺位,或者是效率不高的时候,区块链可能会找到自己发挥空间的地方。

其实就这四条,数据是否共享,数据是否来源于多方面的,相互之间的利益是否冲突,另外是能否找到可依赖的中心化机构。

比如王总刚才讲到的供应链,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大的商业体,帮助整个供应链把信任建立起来,所以它的场景是很真实的:链条里需要一个信用中介,没有组织能够承担起这个中介身份,现在就是用技术手段来填补市场的空白地带。区块链很难颠覆现在运行得很好的商业化组织,因为它已经运行得挺好的了。比如说天猫、淘宝这样的电商系统,其实也是给卖家、买家做了一个中介。但腾空出世一个电商平台,跟已经运行很好的,占有市场空间很大的模式去竞争是不现实的。最有可能是从那些没有被覆盖的,边角的场景开始。
主持人李非凡:刘主任,在区块链里面,我们一直在讲计算资源很重要。包括这么多数据的汇总和计算,在区块链流通环节的运算和所谓的挖矿方式,慢慢成为一种公共设施,成为资源在行业里扮演的基本力量。超算在未来迭代演进的路途当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在区块链账本进一步处理数据的进程当中,能否够扮演一个更高层的基础架构,或者更高层的实用架构?
刘光明:我跟魏主任是行业外的,你们都是行业内的。关于超算,简单介绍一下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实际上超算这么大的机器并不是为云、大数据服务,而是为了科技计算,我们简单把它融合起来就是三句话,算天、算地、算人。算天就是气候、航天飞机、动力学的东西;算地,我们国家地下油很多,但是找出来也很难,国外对我们也比较限制,现在有了超算之后处理费用就降低了;另外是算人,大家知道的基因、材料、医药等等都是,这一块跟区块链没有直接联系。关于超级计算机衍生的虚拟技术,你们研究的很多,我们也在研究,区块链实际上是分布计算、分布存储,你们看到的是分布式账本,一个智能合约。什么是智能合约呢?可能跟人工智能相关。从超算本身来讲会衍生五大融合:超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或者叫物联网),延伸到产业链的各个方面。

今天我讲的第一个观点,区块链技术和理念以及应用场景。中国已经走向了开始以比特币为引导的质疑,包括封堵它,包括政府很质疑它。区块链之后,各个行业都发展起来了,我们也在跟北京的机构合作。从我自己搞计算机的角度来讲,应该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挑战。现在就是一个互联网,一个分布式处理,还不叫分布式计算,就是每个点的参与,频率比较高的时候是一个挑战。但是存储可以想别的办法,因为身份证没有丢失,就可以还原真实数据。包括存储,从超算的角度来讲,除了你们看到的教课书上和典型的技术来讲,计算机是关键。超算可能会融合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分布。融合起来之后,把我们国家区块链技术应用提升到新的技术高度。

第二个方面讲一讲困惑。做超算来讲,计算机超算拿了第一,就会有很多人来找我们做区块链。银行包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从事的互联网金融、小贷,他们是做监管的,也在关注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来讲有必要脱离监管,监管和开放式的共享结合,这是国外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一直在探讨的事,完全脱离国家法定和机构的监管,走下去可能不会很好。

再下来是区块链应用。现在找我们最多的第一个就是金融,包括保理、贷款、授信,还有一些交易等等,但是到现在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我个人感觉主要是因为应用过程中的分布式计算和集中管理。如果集中管理是可信的,有时候集中管理比分布式效率还高。分布式就像比特币一样,全国几千万同时运行,可以解决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可信机构做金融能够承担数据,但不是区块链分布式处理,而是把分布和集中结合起来。像目前加拿大、美国、欧盟正在研究把分布式和集中结合起来,完全分布式其实是失控的,需要把关键节点管控起来。

最近我们在做一个教育系统的区块链,因为它本身就是分散的。全国大概每年有3000多万大学生,我们分析有20%可能考博、考研,或者出国,但有70%的学生要走上社会就业。就业阶段最后有半年的实习时间,实习在我们国家就是放羊,到单位签个字就完了,最后学生真正面试的时候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技能。所以我们现在把全国的老师作为资源统计起来,采用什么方法呢?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一个高级的老师带十个八个,付费不一样,而且授课。这种模式参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大学也是用区块链在做教育资源管理。在剑桥45岁的教师没有到很高级别时,授课等资源安排就偏少,通过区块链把英国教育资源整合,实际上有很大收益,反过来对社会教育也很好。

另一块是慈善,慈善对供应链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且使用非常透明,这个模式现在也比较成功。我们周边有很多人做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信息技术、超算技术、云技术、大数据、IT+、互联网+等对大家来说都是很好的技术,可以跟应用场景结合起来做。现在大家在金融做的比较多,实际上其它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李非凡:一会儿可以进一步把刘主任所谈到的垂直应用说一说。接下来有请魏总讲一下中科九度,目前为止区块链有很多自己的建树和观点,究竟你们的应用场景,或者探索的应用空间在什么地方?
魏育成: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公司是中科院电子所产业化的平台公司,更多的是去思考区块链技术。我们今年才开始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在网信领域。今年5月25日欧盟GDPR法案生效,对于用户隐私保护提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年初我们在思考生效之后能否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这个法案回答了一个好问题,平台生成的数据是谁的?包括删除在平台数据,移植平台数据,更改平台数据,现在很多平台都在自律,通过自身技术改进来满足GDPR的要求。但是现在能通过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才开始研究区块链,是不是可以通过区块链研究数字的移植保护,我们也提出了“三元一链”的方式来满足欧盟的GDPR的要求,这是一方面,正向的。

第二方面,从反向来说,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区块链技术从2008年提出来,解决的就是一群互不相识,或者互不信任的陌生人达成信任问题。这里面有两个发明,一个是所谓链式的共享账本,第二个是基于工作量的记账权。其实这个架构从哲学上来说还是蛮稳的,像鱼群或者鸟群一样,可以构造一个很稳的架构。有时候看到乡间鸟在飞很美,但是鸟和鸟之间并不知道要飞成什么形状可以抵御鹰或大型猛兽的攻击,只要能达成共识,我跟我身边的鸟能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了,这个系统从生物工程学的角度是自动减伤的系统。

现在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基于算力的记账权。随着目前矿池的发展,或者挖矿芯片的投入,导致这个结构出现不稳定。假设大家都去算一道题,计算能力差不多,这道题也没别的方法,直接通过群体的方法来算,算好之后在链式账本上记账的算法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有些人几乎为零。这样的架构能否继续维护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我们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反向来说,目前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做,应该说现在的发展背离了十年前设计这套系统的初心。
主持人李非凡:刚刚提到了您也在思考比特币网络算力的集中化,团队也在思考出路和方案。在未来的商业实践上或者项目实践上,你们对于基础研究的出路方案是不是有新的启示,会不会从里面获取商业应用中新的共识机制、流通逻辑或者系统方案?
魏育成:最直接的思考是现在很多公司都做矿机来挖矿。我们现在也在考虑有没有比较巧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李非凡:你们在芯片上有自己的想法。
魏育成:其实它是一个数学问题,现在看在这方面能不能走得通。数学算法很简单,但用很多矿机来不断消耗能源,其实是很不环保的方式。
主持人李非凡:对,成本也越来越高。
魏育成: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还没有实践。
主持人李非凡:这也是整个行业探索的方向。我有好多问题问杨晨,杨晨也是腾讯区块链颜值的巅峰担当,巨头代表着流量、商业体系和企业品牌,所有行业参与者、投资者,甚至普通思考者都会想看看BATJ这四大国内互联网巨头在做什么。我们已经知道,阿里在这个行业当中目前有比较多的专利;京东可能更多是在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百度目前为止也没有很明确的打法和想法,也在不断地进行细节尝试。腾讯最近出了一个让行业都非常欢欣鼓舞的小实验,首先一个问题是,腾讯除了已经公诸于世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外,究竟还有什么区块链布局的想法和商业实践?
杨晨:首先感谢主办方今天的邀请,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腾讯目前在区块链应用上的想法。大家最近可能也都关注到,腾讯最近跟深圳税务局合作了区块链电子发票的项目,这个项目解决了目前税务场景里的痛点问题。比方说用户即使拿到了电子发票,报销时往往还需要去把它打印出来,再贴到报销单上报销;企业在电子发票的场景里面,往往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方说虚报虚抵、发票的真假难以辨认、存在重复报销的问题;对于税务局来讲也有相应的痛点。这个场景里每一方之间的信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割裂的,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腾讯也是根据这个场景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痛点问题,发现区块链能够发挥非常好的价值,能够保证链上的信息不被篡改,可以被追溯,可以把发票的状态在链上做全生命周期的监控。

主持人非常想知道腾讯在其它应用场景上还有哪些尝试。目前主要有金融场景、医疗场景、公益场景等方面。

金融场景的落地

上一场圆桌上的嘉宾也有讲,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方面会有非常大可以发挥价值的空间。腾讯也是去年开始研究怎样更好服务市场上的小微企业,现在在供应链金融也有自己的落地应用。我们通过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当中这些小微企业最核心的痛点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险、融资乱。

1、融资难,核心企业对应到一级供应商环节,在传统的金融产品里面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但是相对于多级供应商,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2、融资贵,多级供应商融资的利率非常高。

3、融资险、融资乱,通常可以拿出做融资的标地的话,你可以向这家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也可以向另外一家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在信息存在孤岛、存在隔离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隔离的,大家可以协作起来把供应链市场做的越来越好。

金融不仅仅只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三流合一”,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物流。

腾讯在物流金融方面也有合作案例,我们跟物流的行业服务合作商合作做了一个名单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面,我们把运单信息,从订单的生成到运单的流转,到实际运输过程的定位信息,包括最后收货确认的信息都放到区块链上,让多方共同确认这个订单,把物流信息真实呈现在链上,从而可以让无车承运人融资困境得到缓解。无车承运人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就是没有车又要做物流场景,又要做运输人的角色,往往是没有自己的运输车辆,要包出去给货车司机才能完成运输订单。货车司机诉求非常简单,货送到就把钱给我,无车承运人面对核心企业的时候,通常订单也是有账期的,一般都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他们也面临资金压力。我们通过这个运用,把真实情况放到区块链上,基于金融机构对于真实信息的校验核查就可以做很好的风控,从而给无车承运人更好的服务。

医疗场景的落地

比方说我们今年在广西柳州和一家医院落地了处方流转的区块链项目。现在国家讲究的是医药分离的概念,患者看病后可以到院外的药房拿药,这个时候就有处方药的监管问题。我们把处方拿到链上去,在链上进行流转,监管机构可以看到所有的流向,同时用户的信息也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护,在取药拿药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多便利的服务。

公益场景的落地

腾讯去年落地了一个公益寻人链的应用,连接了不同的公益寻人平台,从而实现把大家的信息孤岛打破,实现一键报案,一键寻回的功能。这是一个非常小,但也是非常有温度的区块链落地应用。
主持人李非凡:刚才杨晨提到腾讯是连接一切的平台,这么大体量的机构涉及到无数的机构和亿万的流量,每动一小步可能都牵一发动全身,对于整体的应用落地相对来讲会比较谨慎,步调会扎实一些。

魏总关于欧洲归属权的法案,让我想到了Facebook,数据在未来的应用领域,数据归属权究竟如何区分维度?无论是在有协议还是无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更深度的商业变现,项目本身能否利用用户数据,这个尺度在未来区块链应用的方向上怎么把握?因为区块链数据存在加密性、确权性和不可篡改性,在未来会成为个人核心资产之一,也会成为落地资产企业变现或者应用变现的核心资产之一,这个尺度和维度如何把握?不知道您在这方面的思考有哪些?
魏凯:欧盟的GDPR是一个分水岭。
主持人李非凡:它是一个全世界的分水岭还是局部的分水岭?
魏凯:互联网前很多年一直走的路是享受免费服务,用户让度了一部分自己的信息给互联网公司,让互联网公司用信息来获取广告收益来获取数据价值。但GDPR出来的时候,明确了权利属于用户,而且中兴事件出来以后矛盾越来越激化。未来互联网的增长空间,使用用户贡献的免费数据去获得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可能要褪去了。下一个时代可能更强调数据的权利,以及数据权利背后带来的利益划分。

现在很多项目都在做这个事情,更激进的方式是把用户都交给数据。医疗方面也是,这个处方是我的,拿出来给医院的其他医生看是我的权利,但这个数据的实际控制人是医院,而不是用户。现在区块链是把这个权利交给用户,用户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来授权给医院,这就是一个尝试。我说的风水岭就是互联网那个时代产生的,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数据来换免费服务。某个大咖也说过,中国互联网用户特别喜欢用个人隐私来换服务,这个时代会慢慢过去,可能下一个时代是数据意识觉醒的时代,权利可能要回归,要转移。区块链其实是一个分权的技术,把权利分布化,希望打造的是多中心的。大家更平等的在这里做生意,数据也不是被某一个大的机构锁定垄断。希望区块链能够打造一个更和谐的数据生态,符合消费者和大公司利益之间更均衡的格局。
主持人李非凡:数据回归于用户的话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趋势和原则。从商业应用角度来看的话,未来很多商业落地应用公司或者项目如果成为失去用户数据的控制权,就会失去一块很大的商业变现渠道,可能会对整个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中间会有一个悖论,但我并不认为悖论是要求倒退再继续使用用户数据。究竟在区块链项目落地上,当不能再随意使用用户的私密数据来进行商业的浏览分析、推送也好,或者变现,对于数据本身来说,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进行有效地替代来获得新的商业增值呢?
简单地说,尽管我拥有在场所有人的数据,但不能用他们的数据进行广告推送。可我有这个数据,又在不能侵犯别人私密数据,还有可能把数据进行商业化应用吗?
魏凯:分水岭的意思是存量已经存在了,大家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竞价排名。精准广告、精准营销等已经存在在市场了,就可能会持续存在下去。其实欧盟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用户在平台的数据属于用户。我觉得很清楚的是,凡是对欧盟公民做业务的都要小心了,要不1000万欧元,要么2000万欧元,如果还用那种方式的话,就罚死你。
主持人李非凡:告别这种方式的话怎么办呢?
魏育成:对于中国来说是渐进的过程。我认为会形成两种方式,一种还是享受免费服务,把你的隐私数据给我,要么就是付费。怎么去自证清白,我付了费之后你要用我的数据怎么办?就得有新型的计算模式,我们利用区块链的模式来做这个事情,可以看到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平台也要改,其实已经有很多国际大公司在花很多钱改了,但是国内还没有太重视这个事,有些仅仅就是把把欧洲服务器关了而已。很多人把这个叫做唯一复兴,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漫长的黑暗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未来会逐渐发展。
刘光明:关于数据问题,数据价值在什么地方是需要确定的。很多人觉得今天订了多少餐不是隐私,是一个社会活动。首先要确定隐私保护数据的范围,想用区块链技术把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发生的数据都保护起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很多数据是有选择的,首先到底什么数据是作为隐私必须保护的,哪些数据可以用区块链的方式做保护。很多数据是表征你的资产和价值的,比如单据,交易或者什么的。比特币就是一个数据量,这个数据量不是很大,对区块链来讲是合适的。我觉得还是要适度开放很多共享数据。我原来也在考虑这个事,因为我们搞存储,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把所有数据保存下来,保存不下来数据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了就是没有价值。
魏凯:确实是,区块链在分水岭以后能做什么事情?我觉得是一种权限控制,或者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分配机制。比如说我有一个图片放到网上,如果别人免费使用就能得到收益,得到的收益怎么分给用户呢?如果有人用它来产生商业价值,我能从中分一部分钱,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在网上写原创文章的怎么能得到打赏,类似数据的权利的收益分享在区块链怎么分?另外是特别敏感的那部分数据,就是刚才这位老师说的权限控制,我想给谁看,我不想给谁看,我用区块链来管理权限,不是数据本身。
主持人李非凡:这个话题对很多巨头都是很大的挑战,包括很多区块链公司都在展示自己的优势。腾讯在这个领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杨晨:在数据与区块链结合的领域来看,首先,对于用户本身已经有的中心化应用数据,腾讯持着非常审慎的态度,会对用户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做强烈的保证。不管我们是做产品还是做技术,这是作为腾讯公司本身要坚守的价值观。

其次,说到具体数据和区块链结合的应用,我比较同意刘主任的观点,还是要具体看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从场景来反推创新的结合。如果说结合只是纸上谈兵,最后落不到实地,或者落到了实地非常理想化,很难具有实际价值的应用,这样的应用对于我们务实做落地应用的公司是不接受的。一切还是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从场景的价值出发,这是我们的初心。
主持人李非凡:如果说腾讯在最有用户存量和价值的方案上看,是不是腾讯未来在社交和游戏领域思考区块链的一些方向呢?
杨晨:腾讯区块链和游戏也有一个结合的落地应用,叫一起来捉妖,是个AR游戏,把用户的虚拟数字资产结合区块链保存,既结合了游戏的玩法来提高趣味性,同时也加强了对用户自己数字虚拟资产的所有权。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到,未来区块链和游戏结合以后可以把游戏做的更透明、更公开。比如可以把游戏里面很多物品做得更加透明公开化,同时我们也在区块链引入第三方媒体观察者节点。
主持人李非凡:所以说你们在社交产品领域暂时没有布局和想法是吗?
杨晨:腾讯一直在持续关注社交产品
主持人李非凡:近期看不到在社交领域的变动。
杨晨:其实都是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当用户的需求有用到区块链的必要性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考虑推进。
主持人李非凡:谢谢以上四位嘉宾,今天我们从几个落地的应用方向,包括每一位嘉宾自己所涉及的领域,他们所看到和实践的应用方向探讨了今天下午的主题,究竟区块链如何更好地进行垂直的落地应用,探讨了变现方式,从数据层面未来商业应用方式有什么需要调整,有什么需要新适应,有什么需要新开拓的方向。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参与,感谢大家!

由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主办,人民金服、钛媒体集团、链得得和天童数字科技等多个单位承办的“2018北京数字经济论坛 · 区块链应用创新峰会”,于9月21日召开,上百位区块链杰出精英,将共同发出北京区块链最强音。

(本文独家首发链得得App)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链得得阿得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